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通知公告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南彭衙村人自己的“七夕”。

    信息发布者:张孝存
    2019-08-08 16:30:55   转载

            南彭衙,白水古县衙驻地,因多种原因,在村民口中村子没有一个统一的称呼,发音相同,书写不同,主要有南白牙、南彭牙、南彭衙几种。 

             “巧芽芽”这一民俗活动以前白水许多村子在“七夕”都有,随着社会发展,“巧芽芽”活动基本只在洛河北的部分村子保留了下来,史官镇的南彭衙村就是其中之一。 为了让活动更逼真,老人早早在村东就开始用蒿草做“牛郎”和“织女”。问为什么要做这“牛郎”和“织女”?老人们说:今晚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呢,织女能织天衣,心灵手巧的很,传说今晚上谁能在这“织女”背后摸黑用线穿针,心窍就开了,也就变得心灵手巧了。刚我们大家一起商量牛郎和织女今晚鹊桥相会,一年才见一次面,所以就不能只做一个“织女”,要把“牛郎”和“织女”都做了。
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期间,围观的村民也不少。

              南彭衙三个生产队,据说以前是三个队社员轮流泡“巧芽芽”呢。为什么要泡“巧芽芽”?很早以前老人就流传下来的,也不知道从什么开始的。以前泡的人多,谁家有姑娘都泡,说是泡好“巧芽芽”,谁家的姑娘就巧,针线活就做的好。现在年轻人都在外边打工上学,几乎没人泡了。那这泡“巧芽芽”是不是属于农耕文化范畴?老人问:啥叫农耕文化?

              “巧芽芽”用豌豆和大麦,提前算好“七夕”日子,不能太迟,也不能太早。整个过程都在室内进行,不能见阳光。先在碗里用水泡着发芽,等过几天豌豆芽长长了,再把碗放在大些的器皿里,以前人都是放在小瓮内。碗里每天必须换水。今年村里就77岁的索改琴老人泡了“巧芽芽”。 

       

     86岁的马爱老人来帮忙,一起把“巧芽芽”打扮捯饬一下。绑上线绳,插上花,才能端到村里去。

            





         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     
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